2022年4月21日,中國皮革協會通過線上形式組織召開了《含鉻皮革廢料危險廢物屬性及其運輸與資源化利用風險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專家論證會。會議邀請了來自國家固廢管理技術部門、科研院校等單位的固廢領域權威專家對評估過程和結論進行論證。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石碧,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出席會議。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陳占光主持論證會。
眾所周知,含鉻皮革廢料受危廢管理相關政策限制,嚴重制約皮革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2021年3月,中國皮革協會組織全行業正式啟動“突危工程”,委托以石碧院士為核心的四川大學專家團隊開展含鉻皮革廢料危廢特性及其運輸與資源化利用的風險評估工作,為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制修訂危廢管理政策提供充分、可靠的理論依據。
會議伊始,石碧院士向與會專家介紹了開展評估工作的背景、評估編制過程等情況。隨后,四川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周建飛教授代表編制組向與會專家匯報了《評估報告》內容,介紹含鉻皮革廢料危險廢物特性分析、運輸與資源化利用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形成的評估結論。與會專家對《評估報告》內容進行了質詢,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與會專家認為:《評估報告》結論可信;坯革廢料、成品革廢料以及經堿處理后的藍濕革廢料均不具有危險廢物的毒性特性;藍濕革廢料運輸環節風險低;含鉻皮革廢料資源化利用(工業明膠、工業蛋白、再生革、靜電植絨)過程及其產品的環境風險和人體健康風險均可接受。專家建議根據修改意見對報告內容做進一步完善,凝練相關研究成果,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對應的政策建議。
李玉中副會長對本次論證會進行了總結。他首先感謝與會專家對皮革行業的關注和指導,以及石碧院士團隊的辛苦付出。李玉中副會長指出,與會專家對《評估報告》的認可是客觀的,是權威的,是皮革行業“突危工程”所取得的階段性關鍵成果,為下一步爭取含鉻皮革廢料管理政策制修訂、實施分級分類管理、疏解含鉻皮革廢料處置和利用困境提供了關鍵的理論研究支撐。李玉中副會長表示,后續中國皮革協會將代表行業向相關部委提交研究成果,繼續反映行業訴求,積極推動皮革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文:周誠 圖:王宵宵 / 唐余玲